为深入贯彻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》,积极践行“三比三争”工作要求,2023年以来,万载县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,以三项举措推动社区矫正各项工作持续规范化运行。

加强队伍建设,配置依法矫正的“稳压器”
加强专业学习。依托全县司法行政纪律作风大整顿活动,定期邀请检察官、派驻民警对全县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开展警示教育和业务培训,认真学习《社区矫正法》以及各项规范性文件,学懂弄通每个程序的具体流程,确保依法履职尽责。
规范入矫程序。明确宣告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限以及必须遵守的管理规定和纪律,做到入矫宣告全覆盖,让矫正对象能够从内心服从监管,心存敬畏。
严格督促检查。定期开展执法检查,对社区矫正执法办案程序、法律文书规范、矫正工作方案、请销假制度、日常管理等进行全面评查、分类研判、通报整改,今年以来,已举办社区矫正工作业务培训2场次,联合检查案卷文书2次68件,有效提升了我县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工作水平。

严格日常监管,筑牢预防违规的“防火墙”
压实工作责任。加强与公安、人社、民政、乡镇、村居委等部门的协同配合,严格对照工作标准、程序要求、时间节点,压实执法管理、监管核查、专题教育、帮扶帮困等工作责任,筑牢预防违规“防火墙”。
坚持动态排查。通过信息化核查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形式,做到对重点对象逐一排查、逐一谈心谈话、逐人了解情况,重点梳理“最不放心的人、最不放心的事、最薄弱的环节”,结合排查走访实际,细化管控措施,确保工作无死角、无盲区,对象不脱管、不失控。
强化外出管理。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事由控制外出请假审批,防止不请假私自外出,对需要请假外出社区矫正对象做好针对性谈话教育,及时了解外出期间活动情况并做好记录。今年以来,已累计走访排摸社区矫正对象300多人,开展信息核查300人次,走访重点对象8人,发现问题2起,警告14人次和训诫2人次。

强化法治教育,拨正回归社会的“指南针”
开展入矫教育。依托“智慧社矫”中心、禁毒教育基地、法治主题公园等平台,通过普法课堂、警示教育、参观实践等形式对社矫对象进行思想教育、法治教育、社会公德教育,为新入矫对象上好社区矫正“第一课”。
开展动态学习。采取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模式,组织社区矫正对象通过“心岸”APP、法律明白人网校等载体进行宪法、民法典、刑法、社区矫正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,定期开展文明劝导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、法治实践等公益活动,积极引导社区矫正对象从思想上遵纪守法。
开展解矫教育。联合社会心理服务中心,针对即将期满的社区矫正对象存在害怕被社会歧视的心理,开展心理疏导,加强心理调适,培养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。今年以来,各地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与各类法治教育实践活动20余场次,协助社矫对象走好了回归社会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